廣告行銷手法與工作內容
1. 目標客群分析
目標受眾 (Target Audience, TA) 又稱「潛在客戶」、「目標對象」,是最有可能購買特定產品或服務的消費族群。TA分析手法包括問卷調查、關鍵字分析、深度訪談和 Persona 分析(含市場區隔)。
2. 價值主張設計
價值主張 (Value proposition) 又稱獨特賣點 (Unique Selling Point, USP) ,是說明目標客群、顧客價值和產品/服務競爭優勢的一句話。價值主張設計有助文案撰寫。

3. 廣告平台選擇
新媒體/數位廣告 | 傳統媒體/實體廣告 |
---|---|
|
|
4. 廣告設計
廣告文案/腳本設計(促銷、專業人士推薦、第三方認證/檢測、顧客價值、產品或服務特色、知覺品質、感性訴求、創意行銷、體驗行銷、恐懼訴求、顧客證言、錨定效應…)
5. 廣告投放&預算編列
廣告投放 (Advertising) 是一種在數位媒體(FB、Google、YouTube…)和傳統媒體(電視、雜誌、戶外看板…)付費刊登廣告的行銷手法。廣告投放有助提升品牌知名度、或說服目標受眾採取特定行動 – 如購買、提交表單、加入購物車、追蹤/按讚/訂閱、加好友… 等。
計算 CLV CAC 比例有助編列廣告預算。 CLV:CAC 合理比例是 3:1
CLV | CAC | |
---|---|---|
意思 | CLV (Customer Lifetime Value 顧客終身價值) 是特定客戶在整個關係期間為企業帶來的總毛利 (Gross profit) 或總邊際貢獻 (Contribution margin) 。 CLV 單位是現金 – 如新台幣、美元、歐元… 等。 | CAC (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獲客成本) 是企業獲取每一位新客戶所花費的金額。 |
計算公式 | (平均消費金額 – 平均變動成本) × 每年購買次數 × 留存年數 | 整合行銷費用 ÷ 獲取客戶數 |
6. 廣告費用計算
以數位廣告為例:
CPC | CPM | CTR | CPA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意思 | CPC (Cost Per Click 每次點擊成本) 又稱 PPC (Pay-Per-Click 每次點擊付費) ,是網路廣告平台根據「廣告被點擊次數」向廣告主收費的商業模式。 | CPM (Cost Per Mille 每千次成本) 是網路廣告平台根據「廣告曝光/展示次數」向廣告主收費的商業模式。 | CTR (Click-Through Rate 點擊率/點閱率) | CPA (Cost Per Action 每次行動成本) 是網路廣告平台根據「受眾(TA)特定行動」向廣告主收費的商業模式 – 例如完成購買、加入購物車、提交表單、聯絡或詢問。 |
計算公式 | 點擊總費用 ÷ 點擊次數 | 曝光總費用 ÷ 曝光次數 × 1,000 | 點擊次數 ÷ 曝光次數 | 轉換總費用 ÷ 轉換次數 |
FB、Google、YouTube、IG廣告費用
2022更新:
FB廣告 | Google廣告 | YouTube廣告 | IG廣告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PC平均 | 13 ~ 60 台幣( 0.5 ~ 2 美元) |
搜尋:30 ~ 140 台幣( 1 ~ 5 美元) 多媒體:8 ~ 30 台幣( 0.3 ~ 1 美元) | 13 ~ 60 台幣( 0.5 ~ 2 美元) | 8 ~ 60 台幣( 0.3 ~ 2 美元) |
CPM平均 | 220 ~ 390 台幣( 8 ~ 14 美元) |
多媒體:13 ~ 110 台幣( 0.5 ~ 4 美元) | 80 ~ 160 台幣( 3 ~ 6 美元) | 110 ~ 220 台幣( 4 ~ 8 美元) |
CTR平均 | 0.8% ~ 1.6% |
搜尋:2.7% ~ 3.5% 多媒體:0.2% ~ 0.5% | 0.3% ~ 0.7% | 0.4% ~ 0.8% |

「CPC、CPM、CTR多少算好」應該視行業、國家和廣告平台而定。
7. 廣告效益評估
ROAS (Return On Ad Spend 廣告支出回報率)
廣告投放產生的銷售額 ÷ 廣告投放費用
台灣廣告行銷公司推薦
排名根據品牌關鍵字搜尋量(2022更新):
- 奧美
- 電通
- 李奧貝納
- 博報堂
- 偉門智威
- 聯廣